液化氣的成本端支撐不穩,近期俄烏和談進展持續擾動市場情緒,內外盤原油期貨價格波動加劇,難以為液化氣市場提供明確的方向性指引。加之春節后下游燃燒需求逐漸回落,周一液化氣盤面表現萎靡不振,主力合約連續第三個交易日走低,最終收跌0.07%,報收4310元/噸。
在國際原油市場表現疲軟以及供應趨于寬松的雙重利空壓制下,國際液化氣現貨價格延續震蕩下行走勢。根據隆眾數據,上周五3月份沙特CP預期顯示,丙烷602美元/噸,丁烷592美元/噸,均較前一交易日下跌1美元/噸。4月份沙特CP預期進一步下調,丙烷和丁烷分別為591美元/噸和581美元/噸,較前一日下跌2美元/噸。盡管如此,石腦油與液化氣之間的價差仍保持在50美元/噸左右,使得液化氣作為乙烯裂解原料仍具備一定的經濟性優勢,部分企業正考慮增加液化氣采購以替代石腦油。隨著液化氣價格回落至相對低位,下游企業的逢低補庫意愿有所增強。
從進口氣以及國產氣的供應情況來看,中東地區供應商已陸續發布3月裝船計劃,其中科威特石油公司仍有一定現貨銷售余量,且部分供應商因庫存偏高,要求合約客戶提前裝船提貨。此外,目前美國碼頭的裝卸運營已基本恢復常態,市場對供應緊張的擔憂情緒有所緩和,整體待售資源依然充裕。中國液化氣到船計劃約為72萬噸,主要集中在華南地區。國產氣方面,國內煉廠暫無大規模檢修安排,山東地區一家煉廠的檢修裝置有望重啟,其他區域供應保持穩定,因此國內液化氣商品量預計波動有限。
需求方面,國內液化氣市場的燃燒需求表現平平。春節假期結束后,人員流動性降低導致民用及商業領域需求雙雙趨緩。隨著氣溫逐步回暖,燃燒用途的消費量預計將進一步走弱。從化工領域的需求表現來看,上周烷基化油及丙烷脫氫(PDH)兩大液化氣下游應用的總需求量降至128.88萬噸,較前一周小幅下降0.72%。本周,東方德森、華邑化工及濱州大有等企業的烷基化裝置計劃恢復生產,預計將推動國內烯烴深加工行業的開工率出現回升。煙臺萬華 PDH二期項目計劃正式投產,但廣西華誼PDH裝置計劃進入檢修期,加之利華益裝置臨時停車,可能導致烷烴類需求出現小幅回落。
國內現貨市場上,上周末國內液化氣現貨市場整體交投氛圍較為平淡,價格以穩為主。今日華南地區液化氣價格零星下調,下游采購以剛需為主,市場交投氛圍較為清淡。盡管上游企業有意通過挺價來穩定市場,但需求端表現疲軟以及國際市場的低迷態勢壓制市場信心。華北地區液化氣市場同樣表現平淡,下游采購積極性一般,市場整體氛圍偏謹慎,短期走勢缺乏明顯方向性。東北地區液化氣價格持穩運行,下游多以按需采購為主。
對于液化氣后市,燃燒旺季接近尾聲,邊際影響較為有限。化工需求方面,國內PDH裝置集中提升負荷后趨于穩定,利潤壓制下未來復產節奏仍有待觀察。LPG相對估值中性,基本面寬松,整體矛盾不大,關注短期空配可能。重點關注國際油價走勢及國內PDH裝置復產進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