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久久毛片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视频-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影院-久久久久久久久女黄-久久久久久久久女黄9999

北京 紐約 倫敦 東京 中期主站 | 香港中期
首 頁 公司簡介 財經要聞 交易提示 中期研究 新手入門 投資寶典 名家論壇 精英團隊 開戶指南 聯系我們
中期研究
金融期貨
金屬期貨
工業品期貨
農產品期貨
 
地址:青島市市南區山東路22號 金孚大廈B座9層
電話:0532-85778570
傳真:0532-85778590
手機:15866832008 張經理
在線QQ972535197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農產品期貨
國內外糧價倒掛致進口激增 農民種糧賣不出

  糧食賣不動,糧農欲哭無淚

  ——來自糧食大省河南的一線調查

  今年,河南夏糧總產突破700億斤,連續13年增產。然而對糧農來說,豐收的喜悅并沒有維持多久,因為積壓在手的糧食成了燙手山芋。

  連日來半月談記者走訪河南多個縣區,發現賣糧難正在局地抬頭。持續賣糧難還通過糧食鏈、資金鏈、土地鏈的傳導,引發連鎖不良反應:糧食經紀人大量購糧后滯銷;種糧大戶艱難維持,無錢投入再生產;農資經銷商賒銷嚴重,經營困難……

  “現在急得都想咬人”

  最近,方城縣券橋鎮的街道兩旁停滿了賣糧的大貨車。這些車時間最短的已經在路邊停放了四五天,最長的已經停放了十幾天。司機們反映,券橋有一家中儲糧委托的糧食收購點,但每天只收一兩車小麥。如此一來,他們就只能長久地在糧庫外邊和道路兩邊排隊等待。

  等待中,司機們在糧庫門外的樹林里搭起了吊床,貌似悠閑地上網、休息……與中儲糧略顯“矜持”的收購相比,緊鄰糧庫的一家私人收購點卻在敞開收購小麥。盡管價格只有每斤0.95元,比保護價低了2毛多,還是有農民前來賣糧。“不賣糧食沒錢花。”一名賣糧農民說。

  舍不得低價賣的就只有壓在手里。在豫南一位糧食經紀人李俊平(化名)家里,記者看到成堆的麥子裸露著,像起伏的小山一樣從屋里一直蔓延到院外。磅秤、蛇皮袋、架子車散亂地放置其間。不時有鴿子從房頂飛落下來啄食。空氣中散發著一種鴿子糞與糧食霉變混合的臭味……

  今年新麥收獲后,李俊平開秤從農民手中收購了40萬斤。“前后持續收了10天,堆在家里竟然兩個多月沒‘走掉’。從事糧食經銷生意十多年,這種情況還是頭回遇到。”

  同樣遭遇賣糧難的,還有另一地的經紀人劉保臣。因為未能及時兌付糧款、不堪要賬農民的辱罵,劉保臣71歲的父親劉長志不久前上吊自殺。

  劉保臣介紹,自己和幾個合伙人前后共收了240多萬斤小麥。在花光了100多萬元的民間私貸后,仍余100多萬元的糧款未能兌付。不斷有農民前來討要,最多的時候一天來了將近50人。

  “要錢的人一著急就說臟話,我父親一把年紀哪受過這氣,想不開就上吊自殺了。”劉保臣說,“根據往年的經驗,國家保護價1.18元,我們收購價1.1元,除去運費和人工,每斤能掙2分錢。誰想到能出現這樣的情況,現在急得都想咬人。”

  統計顯示,截至8月20日,河南省累計收購小麥340.4億斤,比上年同期減少61.2億斤,其中無論是政府托市收購還是市場主體收購量,都比上年同期明顯減少。

  “拴在同一根繩上的螞蚱”

  隨著時間推移,賣糧難的影響正逐漸向深層次傳導:由于經紀人收購的小麥難以脫手,致使包括種糧大戶在內的售糧農民遭遇“打白條”,后者因此無法兌付農資商戶的賒銷款。大家成了“拴在同一根繩上的螞蚱”,日子都不好過。

  在唐河縣源譚鎮,農資經銷商秦長春拿出厚厚一沓賬單。粗略數了一下,足有30多張。只見上面一筆筆記著農民賒銷農資的信息,少則三五百元,多的達到數萬元。

  “大致算了一下,截至目前外面的農資欠款還有200多萬元,多數都是去年種麥時賒欠的,現在玉米(1830, -15.00, -0.81%)眼看都要收獲了,有的連著兩季的錢都沒給一分呢。”秦長春說。

  同為唐河的農資經銷商,史一航告訴記者,受持續賣糧難影響,面對大量農資賒銷,不久前迫不得已采取以糧抵債形式回收欠款。“有3個種糧大戶,欠款一共達到20多萬元,實在沒辦法只好用10來萬斤小麥沖抵了部分債務。要不時間太長,數目太大,我們也吃不消。”

  記者注意到,與普通農民不同,對種糧大戶而言,賣糧款相當于其用于農業生產的周轉資金,成堆糧食無法變現,產生了“卡脖子效應”。

  息縣項店鎮種糧大戶董海軍說,每年都是收完莊稼后給農資錢,現在因為小麥賣不出去,農資欠款達20多萬元。“種糧的周轉資金,包括購買農資、耕種費用、農民地租等,主要是靠賣糧款,如果糧食賣不出去,后續周轉將難以為繼。”

  另一縣的種糧大戶楊秀麗(化名)更是感覺“每天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據她介紹,去年受災加上眼下的賣糧難,至今已經負債400多萬元,除了農資賒銷款,還有200萬元的民間借貸。

  “以前是賣了這季的糧食,趕緊還上季的農資款,同時兌付下季土地轉包費。現在糧食壓在手里,鏈條不動了,只能到處借債。”楊秀麗說。

  “賠錢太多就難免跑路了”

  除了在糧食鏈、資金鏈上引發的連鎖反應外,賣糧難還對土地流轉、規模經營帶來消極影響,局地甚至隱現退租苗頭。

  豫南的一位農資經銷商王春友表示,不少種糧大戶目前都是艱難維持、虧本運營,如果賣糧難持續得不到緩解,下一步還可能迎來一波破產、倒閉潮。“土地流轉租金高、投入大,基礎設施差的地方旱澇不保豐收。辛辛苦苦打了糧食再賣不出去,賠錢太多就難免跑路了。”

  事實上,記者在實地調查中已經發現了一些種糧大戶跑路現象。即使苦苦支撐的,也都表示秋收結束后將縮減包地規模,甚至完全退出。

  在南陽市臥龍區,一名楊姓糧食經紀人介紹,此前有個鄭州人在當地流轉了2000畝地,今年小麥收獲后遭遇賣難,全部低價賣給自己后跑路了。

  31歲的信陽市平橋區種糧大戶劉勇告訴記者,自己從2009年開始包地,最多時達到6300多畝,前期經營不善負債200多萬元,去年已被迫將面積縮減至5200多畝。

  “目前除農資賒銷外,光農民的土地租金就欠了100多萬元,外面還借了月息3分的高利貸60多萬元。一直想著能翻身,誰知又遇到賣糧難。”劉勇說,“今年秋季結束,準備把地全退了,合同沒到期很可能會和農民產生糾紛,但也顧不上這些了。”

  息縣種糧大戶柳學友表示,小麥滯銷局面多年未遇,希望能引起各方重視。“及時出臺措施打開‘死結’,讓這些鏈條轉動起來。對于種糧大戶來說,往往是一年虧損還三年。如果看不到前景,就很容易撂挑子。”(半月談記者張興軍)

  糧食賣不動是什么原因?是我國糧食太多了嗎?如果糧食太多,我國糧食進口量為何屢創新高?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累計進口包括小麥、玉米、大麥在內的谷物及谷物粉1629萬噸,同比增長超過60%。問題出在哪里?

  價格倒掛,進口激增

  黑龍江省農墾建三江管理局前進農場種糧大戶齊挺軍從事水稻種植20多年了,今年他種了600多畝水稻。齊挺軍告訴記者,2004年以前由于沒有托市收購政策,糧價大起大落,種糧收益得不到保障。2004年之后,國家實行水稻最低收購價政策,并逐年提高價格,他的種糧收益也越來越好。

  “根本不用擔心稻谷賣不出去,有最低收購價托底,我們就把糧食賣給當地的中儲糧。”齊挺軍說。

  齊挺軍的選擇也是許多農民的選擇。近10年來,最低保護價和臨時收儲政策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而與此同時,國內糧價也持續多年上漲。當前,我國糧食市場出現了國內外糧價倒掛、主產區與主銷區糧價倒掛、成品糧與原糧價格倒掛等多重倒掛現象。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說,我國一直提高糧食的收購價格,是因為種地成本提高了。例如,原來農民自己種自己的地,不存在土地租金這個成本,現在土地流轉規模經營,就有了租金成本。記者了解到,今年在黑龍江、山東等地均出現土地流轉價格大幅上漲的情況,多地增長幅度超過20%。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部長葉興慶表示,從我國發展階段、自然稟賦來看,糧食價格倒掛是必然趨勢。我國人多地少的國情,到了現在發展階段,勞動力成本、農產品(000061,股吧)成本大幅上升。“但兩個特殊因素造成時間點提前到來,一個是我們自己年年提高收購價格,另外就是近幾年國際市場糧價下降,促使糧食價格倒掛提前到來。”

  專家表示,國內外價格倒掛導致糧食進口激增、國內區域間糧價倒掛導致主銷區到主產區收糧積極性下降。這些都是當前賣糧難的重要原因。

  糧庫順價銷售遇阻

  多年來,湖南稻谷總產排名穩居全國第一,但大米加工產能和年實際加工量均只居全國五六名,規模以上糧油加工業產值甚至只排名全國15位左右。

  究其原因,主要是從事稻谷加工的企業普遍感覺“不賺錢”。常德市桃源縣新合作富硒水稻合作社理事長劉興海介紹,合作社的加工企業加工100斤稻谷利潤只有兩塊錢,還不算機器折舊和繳納的稅款。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秘書長程國強[微博]表示,由于我國實行最低保護價收購政策,稻谷價格逐年提高,而大米價格基本保持穩定,由此帶來“稻強米弱”的局面,使加工企業不愿意從糧庫購糧進行生產,這也加劇了糧食的積壓。

  據了解,我國糧食收儲企業一般對庫存糧食采取順價銷售,即以收儲價為基礎,加上合理費用和一定利潤進行銷售。在目前收儲價明顯偏離市場的情況下,加工企業顯然沒有動力購買。

  益陽市糧食局副局長徐鐵輝告訴記者,2014年益陽市共收購托市糧28.5萬噸,由于拍賣進度不理想,到目前為止,加上2013年度的托市糧,全市倉庫里共有10萬噸左右陳糧不能及時出倉。

  不僅稻谷,小麥、玉米也是如此。安徽糧食批發交易市場數據顯示,今年6月該省第一輪臨儲玉米拍賣結束,玉米拍賣投放量23398噸,實際成交3000噸,成交率僅為12.82%。

  “在利潤的驅動下,許多貿易商、糧食加工企業更愿意采購國外低價糧,相應減少對國內糧食的采購,帶來的后果是糧食從地里收上來,不能進入加工環節,只好存在糧庫里,越積越多。”北大[微博]荒米業集團御綠制米有限公司經理劉艷秋說。

  糧食是不是多了

  專家認為,現在部分產糧大省出現新一輪賣糧難,既有進口激增的因素、順價銷售銷不出去的因素,也有我國糧食連連增產的因素。

  程國強說,這些年我國糧食增產最主要是玉米增產。“近10年,玉米產量年均增長5.2%,10年累計增長65%。10年前我國玉米年產1.3億噸,現在2.15億噸。10年前玉米產量沒有稻谷多,現在則超過水稻成為我國第一大糧食作物。”

  與此相對應,我國玉米播種面積逐年增長,10年累計增加45%。同期小麥播種面積增加12%,水稻增加7%,其他雜糧作物,如國內市場需要的雜豆、蕎麥等小品種,播種面積則減少了25%,加之大豆(4017, -7.00, -0.17%)面積大幅減少,騰出來的土地大都種了玉米。

  玉米面積和產量的大幅增長是不斷的政策性提價的結果。“現在如果把東北的玉米拉到廣州口岸,跟國外的玉米拉到廣州口岸相比,差價在每噸七八百塊錢,要是沒有關稅配額的管理,國外玉米將在頃刻間淹沒國內市場。”程國強說。

  據了解,我國對玉米、小麥、大米等主糧進口實行配額管理,但其他不少小的糧食品種并沒有進口限制。正因為如此,在國內玉米價格畸高的情況下,國際替代糧進口迅速增加。如去年高粱和飼料大麥的進口量都超過了500萬噸,前者增長3倍,后者也翻了一番。

  而與此同時,我國玉米庫存一億數千萬噸,相當于前幾年一年的產量。程國強說,我們不需要所有糧食都靠自己生產,一是資源環境承載不了,二是從糧食安全的角度看,也沒有必要。

  糧食支持政策面臨困局

  我國自2004年開始實施最低收購價政策,其后又啟動臨時收儲政策。這些政策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是我國糧食連連增產、農民持續增收的重要保障。然而隨著國內種糧成本快速上漲,政策性收購價節節攀升,糧價越來越偏離市場,一系列問題開始浮現。

  糧食庫存告警,秋糧收儲“壓力山大”

  必要的庫存是國家糧食安全的保障,但如今庫存糧食銷售不暢,各地庫存普遍爆滿,新糧下來往哪里放,成了一個棘手的難題。

  記者從黑龍江省糧食部門獲悉,2014~2015年糧食收購年度,該省糧食收購量和政策性糧食收購量再創歷史新高,庫存大幅增加,全省庫存爆滿,安全儲糧形勢嚴峻。

  中儲糧黑龍江分公司齊齊哈爾直屬庫,14萬噸的倉容已經沒有一點空余。為了多裝糧食,庫內還建起了多個露天儲糧的鋼結構“千噸囤”和房式倉。記者了解到,中儲糧黑龍江分公司的64個庫點早已“糧滿倉”,很多直屬庫的倉容甚至前幾年就飽和了。

  不僅中儲糧的直屬庫,黑龍江省的427戶地方國有糧庫也滿倉。在黑龍江省海倫市勝利糧庫有限公司的院內,磚混倉、房式倉、“千噸囤”等各式儲糧設施都有,4萬多噸的存糧創下了這個糧庫的庫存新高。

  一些糧食系統干部介紹,當前安全儲糧任務很重,“千噸囤”短期儲糧還行,長期儲存由于上層隔熱條件不行,糧食品質可能會出現變化。露天儲糧還容易出現火災,中儲糧林甸直屬庫大火、海林直屬庫火災都是發生在露天儲糧設施。

  另一個糧食大省吉林情況同樣如此。

  “估計今年吉林玉米產量至少3000萬噸,而我們和地方國有糧食企業目前已經沒有空余倉容,加上租庫收購人員有限、委托收購風險隱患多,大量積壓的糧食將可能出現管不了、管不好的問題。”中儲糧吉林分公司購銷計劃處處長宋海河說。

  宋海河告訴記者,目前中儲糧吉林分公司有2430萬噸糧食露天儲存,露天貨位多達4萬余個,特別是有的庫點利用非標準倉儲糧,缺少機械通風、電子檢溫等功能,極易出現糧堆發熱、結露、生蟲、生霉甚至壞糧情況,還有的企業消防、防雷設施不符合要求,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市場扭曲嚴重,糧食產業鏈不堪重負

  正是夜里11點多的時候,車間里燈火通明,機器隆隆,一袋袋面粉從流水線上源源不斷地下來;到了白天,偌大的廠房卻空曠安靜,只有不多的裝卸工在忙著搬運貨物——這是記者前不久在河南永城市天順祥面粉有限公司見到的奇怪一幕。

  該公司副總經理趙鳳梅介紹,自今年6月實行階梯電價以后,早上8點到10點、晚上10點到12點電價6毛多,夜里12點到早8點是3毛多,其余時間是1塊多。“不同時段電價差別很大,為了節省開支,面粉生產只能選擇白天休息、夜間生產的模式。”

  作為河南省傳統產糧大縣,永城面粉加工企業集中。2005年10月,還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授予“中國面粉城”稱號,目前面粉年產能達到150萬噸。然而記者采訪發現,在連年托市收購助推形成的“麥強粉弱”格局下,當地面粉行業正進入“歷史上最困難的時期”。

  金源面粉集團總經理孟濤告訴記者,啟動托市收購政策以來,小麥價格從2006年的每斤0.68元漲至現在的1.18元,幾乎翻了一番。與此同時,50斤包裝的面粉價格從50元僅僅上漲到70元。一邊是只漲不跌的原糧價格,一邊是起伏不定、行情走弱的成品市場,夾縫中喘息的面粉加工業早已進入“刀片利潤”時代。

  “即使好點的企業,利潤率也只在1%至3%之間,而且這點利潤全部來自副產品——用于做飼料的麩皮,面粉生產只夠保本。”孟濤說,“隨著飼料加工用大麥和高粱替代麩皮,今年以來麩皮價格也從每斤1.1元一路下跌到了5毛多,面粉行業的日子更加難過了。”

  面粉行業如此,大米、玉米加工業同樣如此。隨著托市收購價的提升,我國玉米、小麥、稻谷等糧食價格普遍比國際市場貴40%到50%,業內人士指出,這個政策雖然穩住了農民種糧積極性這一頭,但對整個糧食行業和市場生態帶來越來越大的負面影響。

  記者在吉林省的松原市、榆樹市、四平市等地了解到,當地一些玉米深加工企業“虧損但生產著”,由于停工將面臨設備老化、市場丟失等問題,部分實力較強的企業“咬牙”生產,在停產、半停產邊緣徘徊。

  嘉吉生化有限公司總經理肖非說:“2014年企業虧損2800萬美元,原料成本高失去競爭優勢。省內很多加工企業都已停產。”嘉吉生化和中糧生化(000930,股吧)是兩家堅持生產的企業,但吉林省糧食局調控處處長王濤告訴記者,位于榆樹市的中糧生化也已準備停產,因為每月近千萬元的損失已經無法承受。

  兩個“天花板”與兩道“緊箍咒”

  如果說上述兩方面具體而微地體現了現行糧食支持政策存在的問題,那么從宏觀上看,現行政策也到了不得不調整的時候。

  首先是兩個“天花板”。一個是價格“天花板”,一個是補貼“天花板”。前一個“天花板”前文已經提到,是指我國主要糧食價格已高于國際市場價格,繼續提價遭遇“天花板”。后一個“天花板”是指根據世貿組織[微博]規則,繼續提高補貼可能將受到限制。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秘書長程國強表示,現行的糧食支持政策屬于“黃箱”政策,按照WTO[微博]的規定,“黃箱”政策的微量補貼額不能超過該糧食品種產值的8.5%。對照這一標準,我國一些糧食品種繼續提高補貼空間已經十分有限了。

  而在這兩個“天花板”的下面,“地板”卻越抬越高。所謂“地板”,即糧食生產成本。據統計,從2003年到2013年,我國玉米、稻谷的生產成本都提高了一倍以上,小麥提高了84%。“天花板”與“地板”之間的空間越來越小,糧食支持政策升級迫在眉睫。

  再說兩道“緊箍咒”。這是指環境和資源兩個方面對糧食生產的約束越來越緊。程國強說,以我國的土地資源,農產品自給率只能到80%,而如今滿足了國內90%的谷物、油料等農產品需求,這是在農業資源超負荷運行、環境代價高昂的條件下實現的。

  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部分濕地和草地資源被開發成耕地。其結果,濕地、草原資源被逐步吞噬,生態環境破壞嚴重。

  二是地下水資源被過度開采。糧食生產是高耗水產業,過度追求糧食產量使一些缺水地區地下水位持續下降,如華北等地灌溉機井甚至已經打到了幾百米深。

  三是農業面源污染加重。為確保糧食增產,我國化肥、農藥施用量快速增長。目前,我國以占世界10%的耕地施用了世界35%以上的化肥,單位面積的化肥施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9倍,歐盟的3.3倍,美國的4.5倍,由此帶來很大污染,也導致耕地瘠薄化。

  程國強說,現行的糧食支持政策側重于鼓勵糧食產量的增加,對糧食品質、資源環境等關注不夠,糧食生產可持續性受到考驗。“糧食政策不僅要考慮當下的產量,還要考慮5年后、10年后,以及子孫后代的糧食安全。”(半月談記者張興軍王建齊海山)

  新形勢下的糧食安全策略

  我國糧食安全正面臨新的形勢和考驗:賣糧難再現、進口激增、庫存爆滿、資源環境緊張、“天花板”壓頂……中央也著手開始應對,制定新的糧食安全戰略、啟動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加快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等,加快了糧食政策和糧食戰略調整的步伐。

  升級糧食支持政策

  前文已述,現行糧食支持政策正陷入困境,改革勢在必行。但這一改革不是要削弱或者取消支持,而是要升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秘書長程國強表示,對農業實行支持與保護,是目前發達國家的通行做法。

  “農業具有弱質性、公共性、外部性等特點,與非農部門相比,農業總是處于相對不利的地位,而糧食等主要農產品又確保了國家糧食安全,為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提供基礎支撐,同時農業還具有多種功能,如保持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土和環境、發揮就業緩沖作用等。”程國強說,這就是為什么大多數國家都會對農業進行支持和保護的原因。

  數據顯示,經合組織國家農業補貼平均水平為21.7%,遠高于我國的9.1%。與韓國52.1%、日本47.3%的補貼水平相比,我國相差更遠。這說明我國對糧食等農產品的補貼力度有待進一步提升。當然,補貼的方式需要改革。

  改革的取向,是減少價格支持政策對農產品市場的扭曲影響,切實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去年,我國從部分地區的大豆和棉花(12175, -10.00, -0.08%)入手,推進目標價格改革試點,這是一個嘗試。目前來看,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臨操作復雜、落實成本高等難題。

  程國強說,現在應該在目標價格試點的基礎上,推行“升級版”的支持政策。該“升級版”政策不再以一定價格為補貼的觸發標準,也不再針對特定產品,而是只要種植糧食作物,不管什么品種,種植者均可按實際面積獲得補貼。糧食價格則只要不出現大的波動就讓它隨行就市。

  這樣的政策會減少對市場的干預,相對于目標價格制度,其優點是簡便易行,也有利于糧食品種根據市場需求和價格信號進行調整,同時可以規避世貿規則對特定農產品8.5%的補貼限制。

  “WTO將農產品‘黃箱補貼’分為特定產品補貼和非特定產品補貼,分別進行約束。一般而言,特定產品補貼的微量允許由于是該產品產值的8.5%,補貼空間相對較小,容易被突破;非特定產品補貼的微量允許是整個農業總產值的8.5%,補貼空間較大。”程國強說。

  當然,長遠來看,我國糧食支持政策還須從“黃箱補貼”向“綠箱補貼”過渡。所謂“綠箱補貼”,主要包括對農業科技、水利、環保、保險等方面的補貼,它不會對產出結構和農產品市場發生直接顯著的扭曲作用,因此為世貿規則所允許。

  立足國內保重點

  2013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2014年的中央一號文件確立了我國新的糧食安全戰略,即“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專家表示,這句話大家可能已經不陌生,但對它的理解還須進一步深化。

  首先,新戰略強調了要依靠自己保口糧,集中國內資源保重點,做到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在此基礎上,允許“適度進口”。“‘適度進口’首次被明確為我國糧食安全戰略的一個組成部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部長葉興慶說。

  其次,新戰略在重視糧食數量的同時,更加注重品質和質量安全;在保障當期供給的同時,更加注重農業可持續發展。

  專家表示,把這幾個方面結合起來,能更好地理解“立足國內保重點”的具體所指。

  一是重點保口糧和谷物,尤其是口糧。口糧包括小麥和大米,這兩個品種是一點都不能含糊的。至于玉米,農業部近期選擇山西、內蒙古等10個省區開展“糧改飼”試點,這里的“糧”就是指玉米,可見玉米種植結構的調整已經啟動。

  二是重點保產能。農業部部長韓長賦最近明確表示,推動糧食生產由注重年度產量向穩定提升糧食產能轉變,實現“產量穩定”“藏糧于地”“藏糧于技”。

  “‘藏糧于地’就是加快建設高標準農田,有計劃分片推進中低產田改造,優先在東北、黃淮海和長江中下游等水稻、小麥主產區,建成一批優質高效的糧食生產基地;‘藏糧于技’就是走依靠科技進步、提高單產水平的內涵式發展道路。”韓長賦說。

  三是重點保障可持續。程國強表示,我們對糧食安全的認識應該提升,并不是糧食產量越高越好,如果為了追求短期產量而損害長期的可持續性,這也是與新的糧食安全戰略相悖的。如今,我國正在逐步推行污染土壤修復,退耕還林、還草、還湖,土地輪作休耕等措施,就是為了可持續的糧食安全。

  實施全球農業戰略

  既要保障糧食等農產品供給,又要保護農業資源環境,這要求我們必須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這絕不僅僅是從國外多進口點糧食那么簡單。”程國強說,其實質是要實施全球農業戰略,構建符合國家糧食安全戰略需要的,持續、穩定、安全的全球農產品供應網絡。

  程國強認為,全球農業戰略包含5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持續穩定、可預見的直接貿易戰略。我國應與有關供應國、跨國企業等建立持續穩定、可預見的戰略貿易伙伴關系,保障油脂油料、棉花、食糖、肉制品、乳制品等國內供需缺口較大、需求持續增長的農產品的持續穩定進口。

  二是農產品進口多元化戰略。即加快布局境外農業投資與合作,支持有關農業資源豐富的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提高農業綜合生產力,促進增加全球農產品的有效供給,為中國全面實施多渠道、多區域、多品種的多元化進口奠定基礎。

  三是境外農業投資戰略。這要求大力培育境外農業投資主體,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各類企業到境外進行農業投資,逐步建立全球農產品進口供應網絡和全球農業資源供應鏈。

  四是新型農業國際合作戰略。對發展中國家,重點支持其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和糧食自給能力,由此增加全球糧食市場供應、改善全球糧食安全形勢;對發達國家、農業大國,則重在與之合作推動完善全球農業治理機制,制定全球農產品貿易規則等。

  五是創建全球大宗農產品交易中心。作為全球最大的農產品進口國,我國目前仍然缺少有效的風險管理工具。應盡早謀劃建立全球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使我國在國際大宗農產品的定價上贏得更多話語權。

  程國強說,我國發展到現階段,糧食安全戰略必須要有全球視野、世界布局,我國也有了實施這種戰略的能力。“只要在上述幾個方面持續取得成果,國外農產品供應是可以有保障的。即使出現無法預料的極端情況,國內至少還有大米、面粉可吃,還有潛在產能可以調動。

友情鏈接:
關于中期 客服中心 公司信息披露 聯系我們 網站地圖
版權所有:中國國際期貨有限公司青島營業部 魯ICP備17011872號-2 地址:青島市市南區山東路22號 金孚大廈B座9層
電話:0532-85778570 傳真:0532-85778590 手機:15866832008 張經理
更多
在線客服
在線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又黄又爽的成人免费视频播放 | 18美女福利视频网站免费观看 | a级在线观看视频 | 欧美三级短视频 | 久99视频| 国产在线拍小情侣国产拍拍偷 | 成人午夜视频在线观 | 国产涩 | 亚洲一区免费在线 | a毛片免费观看 | 成人免费黄色网 | 国产三级全黄 | 夜色资源在线观看免费 | 在线观看免费情网站大全 | 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综合 | 四色婷婷| 黄色录像视频网站 | 大学生久久香蕉国产线观看 | 大狠狠大臿蕉香蕉大视频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久久久青草青青亚洲国产免观 | 99在线精品日韩一区免费国产 | 欧美ol丝袜高跟秘书在线播放 | 亚洲精品区在线播放一区二区 | 三级黄色毛片网站 |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迷 | a极毛片 |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 | 国产网站精品 | 久青草视频免费视频播放线路1 | 黄色天天影视 | 窝窝午夜色视频国产精品东北 | 五月天婷婷久久 | 影音先锋5566手机在线播放 | 亚洲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 三级中文字幕永久在线视频 | 国产欧美日韩专区 | 国产精品入口免费麻豆 |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 | 日本不卡在线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精品中文字幕不卡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