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棉繼3月7日一度出現漲停行情后,4月11日再次漲停且封停直至收盤。這使得市場多頭人氣激增,同時,從技術面來看,主力合約1609期價一舉突破60日均線關鍵阻力位,形成向上突破形態,技術性強勢特征明顯。從基本面來看,目前受通脹預期、供需偏緊、政策預期等因素影響,棉市整體環境開始轉變,中期來看,棉花有望走出階段性上漲行情。
流動性增加利多商品市場
美聯儲維持聯邦基金利率0.25%—0.5%不變,使得美元指數的強勢上漲受到抑制,目前美元指數已跌至94附近,一季度跌幅約為5.2%。受美元指數走軟的影響,國際大宗商品出現普漲行情,CRB指數最高創出178的年內高點,目前處于174左右。另外,從對美元指數歷史走勢與美聯儲加息的關系來看,在美聯儲加息前,美元指數受加息預期影響,會出現大幅上漲走勢。但在加息周期開始后,美元指數的上漲反而會受到抑制,甚至回落。由此來看,美元升值對商品的長期壓力已經減弱。另外,歐洲央行調降三大利率,中國央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均向市場釋放出寬松信號。流動性增加帶來通脹預期,對大宗商品價格的利多影響還在持續,這一觀點從最近國內期貨市場的資金流入量大幅增加,即可得到佐證。
產量下降造成供給偏緊
從全球和國內棉花供需面來看,新年度產量下降幅度較大,國內棉花產量已經連續5年下降,加上受高品質棉資源較少的影響,短期內市場供應緊張的問題比較突出。ICAC發布的4月全球棉花平衡報告中,下調2015/2016年度全球棉花產量至2203萬噸,這一數據較上月報告數據下調了16萬噸,較上年度產量下降了408萬噸,降幅為15.6%。近期,ICE棉花期價大幅上漲約11%,目前已經升至60美分/磅上方,同時5月合約較7月、12月合約升水,說明了市場短期供給緊張的局面。另外,美國出口銷售數據持續向好,基金凈空持倉繼續減少等因素,對ICE期棉價格短期的支撐作用明顯。
國內方面,除產量同比下調131萬噸,降幅達到20%之外,新年度新棉種植意向也出現了明顯下滑。4月初公布的2016年全國植棉意向面積調查結果顯示,全國平均植棉意向下降8%,其中內地種植意向下降14%,預計全國2016年植棉面積為4294萬畝。
農業產業政策助力棉市轉型發展
市場預計國家拋儲將在4月下旬開始,最遲為5月上旬。未來,包括拋儲價格、拋儲量、拋儲成交情況等都存在一系列的變數,如拋儲價定價較高,則將給市場帶來上漲的想象空間。
現階段國家農業產業政策,有助于提升國內棉花品質及優質高價戰略。國內農業結構性轉型階段,國家出于保護優勢農業的考慮,采取對棉花進行補貼的政策,在保護農民利益的同時,有助于優化國內棉花種植,提升棉花質量,實行優質優價的供給側改革,而利用期貨市場引導和幫助政策的推進作用很重要。當然這一因素對行情的影響,目前還停留在較為初級的階段,未來其影響將是長效而持續的。正所謂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