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來,國際白糖價格一路走高,洲際交易所(ICE)原糖期價年內最高漲幅近34%,助推國內糖價上漲,鄭州商品交易所白糖期貨主力合約價格年內漲逾12%。而7月5日以來,糖價卻持續橫盤整理了近一個月。
業內人士表示,巴西進入白糖壓榨高峰期,泰國和印度天氣改善,加之國內白糖供需矛盾并未改觀,白糖價格上行面臨較大壓力,但只要供應缺口還在,白糖牛市就沒有結束。
基本面打壓糖價
黑色系、有色金屬、貴金屬輪番上漲受到市場資金的追捧,白糖市場人氣不足。截至8月4日,鄭州白糖期貨1701主力合約下跌1.33%,報每噸6070元,持倉量增加47916手至665780手。
盧時強認為,國內白糖價格跟隨外盤走勢,在國際糖價一路下跌的行情下,國內糖價屬于自然下跌。巴西原糖庫存同比偏高,有利于緩解供需缺口;廣西甘蔗種植面積略微增加,產量有所增加,供需情況較好。
方惠玲認為,7月、8月巴西處于壓榨高峰期,由于上年度遺留的未榨甘蔗量較多,且本季度巴西甘蔗產量較高,因此本榨季的入榨甘蔗量將達到歷史較高水平。目前來看,巴西維持每月壓榨甘蔗500—600萬噸的較高壓榨量,將緩解全球白糖供應緊張的局面。另外,印度和泰國近日的降雨也緩解了市場對于干旱天氣給甘蔗產量帶來不利影響的擔憂。
從國內來看,甘蔗產量有所增加,預期今年白糖產量將為870萬噸。建信期貨研究員王海峰表示,內外盤基本面都利空白糖價格。巴西天氣轉好從不利于糖價變成有利于糖價,7月上半月巴西的壓榨數據較好給外盤原糖帶來較大壓力,且基金在逐漸減倉。
巨量倉單再添壓力
令市場擔憂的是,當前國內白糖銷售不振,走貨速度較慢,期貨倉單量大。銀河期貨報告顯示,中國甘蔗的幾個主產區7月份白糖銷售情況不及市場預期,其中云南、廣東、海南銷售不佳,廣東銷售較好,但與往年同期相比處于較低水平。數據顯示,截至8月3日,1609主力合約已進入交割月前一個月,持倉量還有36萬手,注冊倉單和有效預報還有80萬手。
盧時強表示,目前白糖缺乏炒作題材,供應彈性較大且消費需求很差,不利于糖價的上漲。國儲收購白糖的成本價在6100元/噸附近,加上倉儲保管費等費用,大概每噸在6300元附近,這對糖價的上漲帶來壓力。
“目前處于1609主力合約交割月前一個月,留給多頭的時間已不多。”方惠玲表示,當前倉單釋放速度較為緩慢,現貨電子盤的倉單量達到上百萬噸,集中流出會對國內現貨市場造成沖擊。盡管目前處于國內傳統的銷售旺季,中秋節中下游廠家的補庫行為也將開始,但整個現貨銷售層面依然沒有得到改善。如果糖廠一直挺價,現貨銷售壓力將會更大。
盡管市場擔憂倉單壓力,但均認為白糖牛市格局尚未改變。“牛市還未結束。”盧時強表示,持倉下降表明資金的入場興趣不高,從白糖的周期來看,三至四年為一個漲跌周期,現在說“牛市”結束還為時尚早。
方惠玲也認為,只要供應缺口還在,白糖牛市就未結束,短期下跌是階段性的調整,四季度將會重返上漲行情。四季度,巴西壓榨高峰期已經過去,市場將會再度關注供應缺口,且北半球處于節日高峰,需求不會太差。如布局中長線,還需觀察倉單壓力進一步釋放之后,市場的壓力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