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豆粕自今年年中創出年內最高點以來,走勢一直不溫不火。相較于多種商品如火如荼的上漲行情,豆粕期價在歲末年初將如何演繹呢?
經濟轉好促商品牛市到來
11月4日美國10月非農就業數據公布。10月非農就業人數增加16.1萬,不及預期值17.3萬,但是8月和9月就業人數共計上修4.4萬,失業率則降至4.9%,且薪資增速上升,諸多數據均顯示美國就業市場表現強勁,12月加息概率得以提升。
緊接著美國總統大選落下帷幕,特朗普意外勝出。特朗普溫和親民的講話安撫使得市場在快速釋放恐慌情緒之后重新趨穩。隨后的周度初請失業金人數等數據也不斷佐證美國經濟的欣欣向榮。而早前公布的美國9月核心CPI同比增長2.2%,已是連續11個月高于美聯儲設定的通脹目標,12月加息已然箭在弦上。
與此同時,中國經濟也同樣出現轉好跡象。最新的10月主要宏觀經濟數據讓人眼前一亮,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CPI和PPI等數據皆有積極變化。在穩健的貨幣政策引導下,中國經濟正逐步企穩向好。
中美等主要經濟體經濟運行已打開局面,使得大宗商品牛市悄然而至。
美豆利空兌現,關注南美大豆播種
近期發布的USDA11月供需報告令人咋舌地將美豆新作單產和產量再度上調,雙雙刷新紀錄高位,其中美豆新作單產由10月報告的51.4蒲式耳/英畝調高至52.5蒲式耳/英畝,產量則由10月的42.69億蒲式耳上調至43.61億蒲式耳。數據公布后,美豆旋即大跌,回吐此前數個交易日累計的漲幅。根據歷史經驗,美豆在11月供需報告中的產量數據,與下一年一月份的定產報告數據往往差別不大,所以美豆新作的產量數據已經基本確定。那么,市場的支撐在哪里?
支撐之一是強勁的美豆出口。截至11月10日當周,美豆出口檢驗量為2785428噸,而作為對比,去年同期美豆出口檢驗量為2239614噸。本作物年度迄今,美豆出口檢驗量累計為19082295噸,上一年度同期為16319058噸。美豆出口的出色表現料使得USDA繼續下調美豆舊作期末庫存。
支撐之二是南美大豆產量變數。相較于美豆的創紀錄豐產,南美大豆新作則有產量下調的預期。巴西作物機構Conab將巴西2016/2017年度大豆產量由10月預估的1.019億—1.040億噸下調至1.016億—1.035億噸,因為巴西南部天氣條件不佳。而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則在最近的報告中稱,本年度阿根廷農戶料種植1960萬公頃大豆,較上一年度下滑2.5%。另外,近期美國氣象局和世界氣象組織等重要氣象機構均認定拉尼娜已經出現。該天氣一般會造成巴西南部和阿根廷干旱,有可能會造成南美大豆減產。所以,后市南美大豆還有天氣炒作的預期。
國內豆粕供應偏緊,需求回升
近期國內豆粕基本面整體偏強。國內主流油廠豆粕庫存偏緊,有關數據顯示,截至11月4日,主流油廠豆粕庫存總量為58.86萬噸,較上周的53.17萬噸增加10.70%,同比去年庫存則下降49.69%。而同期豆粕未執行合同量為392.40萬噸,較上周增加11.70%,同比去年增加49.15%。由于豆粕需求較好,其供應偏緊的局面料至少維持一個多月的時間。
國內飼料需求也將進入季節性回升階段。最新公布的10月生豬存欄為37709萬頭,與上月持平;能繁母豬存欄3703萬頭,環比微降0.20%。生豬存欄仍處于歷史低位,豬肉供應趨緊。而當前已臨近元旦、春節等重大節日,加上冬季的家庭臘肉需求等,豬肉消費回暖將刺激養殖戶補欄需求,飼料消費會隨之回升。
總之,連粕重心中期或將緩慢抬升,建議以偏多思路對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