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南美大豆播種加速,南美天氣對市場的影響越發明顯,美豆正處于出口旺盛季節,國際大豆價格容易獲得支撐。而我國飼料廠商對豆粕的采購量較大,尤其部分豆粕需要點價結算,這使得即將到期的豆粕1801合約受到貿易結價的支撐。國內豆粕庫存雖然有所提升,但升速相對緩慢。總體來看,國內豆粕市場仍然處于偏多環境之中。
阿根廷干旱尚未緩解
目前,巴西大豆播種完成90%以上,阿根廷播種完成接近50%,生長期天氣受到市場關注。美國、日本氣象部門繼續調高冬季拉尼娜概率,南美地區出現災害性天氣的概率隨之上升。阿根廷天氣預報顯示,約有三分之一的作物種植帶土壤偏干、水分不足,未來一兩周雖然有零星降雨,但難以緩解當下的缺水狀態。市場對阿根廷大豆減產的擔憂情緒逐漸增強,從而支持國際大豆和豆粕市場走強。
美豆出口逐漸轉好
目前,巴西陳季大豆庫存相對有限,阿根廷大豆出口維持30%的高關稅政策,因此國際大豆貿易商傾向于購買美國大豆。雖然過去一段時間,由于大豆豐收、中國GMO審發從嚴等,美豆出口略顯疲軟,但最近一周,美國大豆出口出現改觀,其中11月30日中國購買了26.3萬噸美國大豆,12月1日更有買家采購了65.7萬噸美國大豆。冬季美國大豆出口份額擴大,因而其后續的出口節奏將成為影響國際大豆的重要因素。
市場買興仍然存在
國內油廠由于擔心進口大豆到港可能導致豆粕滯銷,在過去一段時間報出了較低的基差銷售價格,而貿易商和飼料企業雖然大量購買了基差合同,但低位未點價量偏高。隨著1801合約逐漸到期,部分貿易和飼料企業的采購合同轉至1805合約,但仍有一部分合同需要點價結算,因而在12月初很容易形成偏強的期現回歸點價結算行情。另外,隨著元旦、春節需求旺季逐漸來臨,豆粕市場依舊存在一定的買興。
豆粕暫無脹庫擔憂
隨著美國大豆大量上市,國內油廠進口的大豆將集中到港。初步預計,12月船期進口大豆將在760萬—790萬噸,較11月明顯提升。不過,從以往的大豆壓榨和豆粕走貨情況推算,國內豆粕庫存可能逐漸回升,但幅度有限,不會出現實質脹庫狀況。目前,國內油廠豆粕庫存為67萬噸,較半月前增加約5萬噸,增幅有限,且豆粕的未執行合同仍有約550萬噸之巨,因而豆粕短期將保持偏強格局。
綜上所述,國際市場關注焦點已經從美國大豆產量轉向南美天氣和美國大豆出口,偏多基本面將繼續支持豆類市場。我國處于元旦、春節前的養殖旺盛周期,部分飼料企業和豆粕貿易商需要點價結算。并且,國內油廠豆粕庫存依舊不高,短期不會出現脹庫狀況。因而豆粕仍將維持偏強走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