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幣貶值壓力增大
人民幣貶值一方面來自美國逐步收緊貨幣,美元流動性回籠,是被動式貶值,另一方面來自于國內資產荒嚴重,大類資產配置中預期收益率大幅下降,債市和股市的賺錢效應不明顯,實體經濟起色不明顯,樓市遭遇史上最嚴調控,前期瘋長暫時告一段落,對境外資產配置的興趣逐漸累積,人民幣資產遭遇拋售,人民幣價格下跌。目前的本幣貶值是對前期“高估值”的修復,預計近期對A股整體走勢并不會產生太大影響,但長期來看資金流出的壓力不小,對A股的抽血效應很可能逐步顯現。本幣貶值并非都是利空,對外貿出口企業有直接的利好,并可以減輕以人民幣計價的負債企業對外的償債壓力,可關注相關企業營業數據。
資金回流A股,權重板塊收益
自從10月初經歷最嚴監管以來,樓市管控不放松,部分銀行支行已經暫停了新增住房貸款的業務,房地產降溫速度高于預期。原本投資于房產的資金不可避免地將分流于股市,可能打破前期存量博弈的格局,成為股市不多的潛在“增量資金”。10月24日,滬港通滬市凈流入7.56億,創一周來的新高。盡管港股通吞吐金額有限,但最近6個交易日,滬港通資金連續北向凈流入,累計凈流入30.7億元,是資金回流的風向標。在板塊間,10月25日,煤炭、石油、券商等權重股發力,金融和能源行業單日凈流入合計69.0億,占當日A股總流入金額的60%。在優質資產缺乏的背景下,局部熱點發酵很容易形成資金涌入的標的,短期內可能持續強勢。
關注險資舉牌和溢價轉讓
臨近年末,保險機構全年再投資壓力較大,存在資產切換的配置需求。由于目前國內資產配置選擇空間有限,在A股市場謀求業績穩定的藍籌股進行配置,是目前大多數險企的選擇。比如近期伊利由于行業地位優勢明顯、前景預期良好、現金流可觀,加上其股權比例較為分散,謀求第一大股東角色比較方便,被陽光保險舉牌。險資舉牌可能性較大的行業,包括地產、建筑、公共事業、銀行和食品飲料等。前期已經被舉牌的標的股票,有些甚至出現股價不及舉牌價的情況,基于資本充足率的監管要求,不排除險資繼續增持的可能。由于殼資源稀少,控股股東高溢價轉讓第三方控股權成為市場常態,從嚴監管推升了借殼的門檻和“殼費”,相關標的的特點包括市值低、股權分散、傳統行業為主。
當前A股資金面呈現偏暖跡象,權重板塊受到關注,年內在險資配置的預期下,優質行業龍頭標的將持續受到資金追捧。現貨方面可多關注險資舉牌概率較大的行業中前景好,現金流大,股權分散的個股標的。期貨方面可做多IF合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