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份以來,在神華、中煤等煤炭巨頭率先降價的引導下,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從去年年末連續十一周上漲的趨勢戛然而止,掉頭直下,到目前已經連續三周大幅下滑。
秦皇島煤炭網1月22日公布的最新一期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顯示,5500大卡動力煤綜合平均價格指數報收于591元/噸,比前一期下降了11元/噸,環比前一周跌幅有所擴大。進入2014年以來,該價格指數已經連續三周下降,累計跌幅為40元/噸。
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周修杰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動力煤價格市場已經再度步入下跌通道,并且下滑趨勢仍在持續,同時北方港口的煤炭庫存量也在不斷攀升。
鋼聯資訊相關研究也認為,隨著北方各港口價格急轉直下,整個1月份,國內市場,不分煤種,均被下跌的陰云籠罩。加之春節淡季,下游貿易商提貨熱情銳減,成交量慘淡。此消彼長,加之追漲殺跌的心態,導致北方港口庫存全面回升,尤其秦皇島港,已于1月26日重新沖高回到700萬噸以上。
北方港口庫存高企
海運運價持續走低
動力煤龍頭企業中國神華在1月24日發布的1月第三期價格函顯示,動力煤現貨價格出現分歧,發熱量4500大卡及以下低卡煤種開始出現反彈,而高卡煤種依舊延續跌勢,下降5元/噸-11元/噸,但跌幅有所收窄。
對此,有分析人士稱,隨著大集團動力煤價格繼續下調,市場出現恐慌性拋售,貿易商和下游都已無心接貨。而且春節將至,港口煤炭庫存在持續走高,預計春節后煤價弱勢行情持續的可能性仍然較大。
數據顯示,從港口和煤炭原產地的動力煤市場來看,秦皇島港山西產動力煤5800大卡、5500大卡和5000大卡報價均下跌5元/噸,陜西榆林地區6000大卡動力煤坑口價下跌30元/噸-50元/噸。
從煤炭港口庫存看,上周(1月20日至1月26日),環渤海煤炭庫存量由前一周的1826.6萬噸增加至1931.5萬噸,環比增加104.9萬噸,增幅達5.74%。截至1月26日,秦皇島港煤炭庫存量705萬噸、國投曹妃甸港煤炭庫存量509萬噸、京唐港區煤炭庫存量490萬噸、天津港煤炭庫存量227.5萬噸。
截至1月26日,下游各電廠庫存量有所增加,日耗煤量穩定,采購積極性減退,從環渤海四港錨地待裝船舶數量看,環渤海四港動力煤價格有待繼續下跌。
從港口調度方面看,秦皇島港煤炭調入量繼續有所反彈,而錨地船舶數量則繼續下降至25艘,致使港口庫存壓力不斷攀升。運價方面,秦皇島港至上海和廣州的噸煤運價分別繼續下跌0.2元和0.5元。在下游用煤需求偏淡、中轉地庫存壓力持續增大的背景下,近期動力煤價格將延續偏弱走勢。
鋼聯資訊研究稱,年關將至,下游公司目前采購計劃基本均已延遲至年后,預計提貨船舶數量將有所減少;北方地區眾多工廠礦企放假,鐵路發運量也將有所放緩。南方電廠基本庫存儲備接近尾聲,多數近一月內沒有采購計劃。
受累鋼鐵繼續低迷
焦煤短期難有反彈
近日,受鋼材、焦炭價格大幅走低拖累,煉焦煤價格弱勢下行,華東地區大礦下調煉焦煤掛牌價。業內人士指出,如果鋼材市場繼續走低,年后煉焦煤價格將會出現新一輪的下跌。
有分析認為,下游鋼鐵行業消費不樂觀,是導致焦煤焦炭產業鏈蕭條的最根本原因。在粗鋼產量增速維持低位的情況下,焦炭供應過剩壓力進一步加大。
事實上,去年四季度以來,國內焦煤期現貨價格持續弱勢,期價由1200元/噸一線跌至930元/噸左右,部分主產地如柳林地區現貨價跌破千元每噸關口。
國際市場方面,去年1月-11月我國進口焦煤同比增長46.4%至6740.4萬噸,導致沿海一帶焦煤供大于求;去年12月英美資源與亞洲客戶將其2014年1—3月優質硬焦煤FOB合同價確定在143美元/噸,環比上一季度下跌6%。
港口方面,京唐港山西產主焦煤報價下跌30元/噸,澳大利亞產1/3焦煤報價下跌20元/噸,產地焦煤價格暫穩。
有研究分析認為,在焦炭市場持續走弱的背景下,近日焦煤現貨價格弱勢盤跌,山西焦煤集團1月份煉焦精煤公路價格下調,幅度為10-50元/噸,市場成交維持清淡,短期內缺乏積極因素改變市場弱勢的局面。
焦炭方面,自1月初以來,河北唐山、邯鄲等地冶金焦價格也累計下跌了95-150元/噸。
此外,由于鋼材價格也處于下降通道,并且在鋼企與焦炭企業的議價過程中,鋼廠仍占據主導權,在下跌行情中往往對焦企施加更大的壓力。因此,分析人士認為,近期焦煤難以出現持續的反彈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