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上沖至1068元/噸后,玻璃期貨開始了一輪大幅調整,截至昨日收盤,1609合約較前期的高點下跌104元/噸。
據期貨日報記者了解,一方面,因前期玻璃漲幅過多,有不少交易者獲利了結;另一方面,前期1609合約升水過高,而華中尚處于季節性淡季,現貨仍然存在下跌的可能,升水顯然無法持續,因此期價下滑也是在情理之中。
此外,此輪下跌還與當前市場情緒的轉變有關。由整體板塊上漲引發的樂觀、炒作情緒逐步向理性回歸。尤其是針對玻璃品種而言,整體基本面復蘇力度并不大,相比鋼材、鐵礦等品種來說跟漲較為乏力。與此同時,玻璃現貨市場也呈現出明顯的“北強南弱”格局。
據分析師張馳介紹,3月以來,北方地區玻璃價格走勢良好,春節前增加的生產企業庫存和貿易商庫存均開始下降,下游深加工企業訂單較好。而南方地區在市場需求不濟和陰雨天氣較多等不利因素影響下,價格走勢不佳,生產企業庫存高企。從產能恢復的區域看,也是南方地區多于北方地區。
“北方價格年后一路緩慢上揚,尤其是沙河市場現貨價格從960元/噸一路漲到現在的1100元/噸。”沙河大光明集團嘉晶玻璃有限公司期貨部負責人武延民如是說。
“年后隨著北方需求的復蘇,周邊產能沒能有效跟上,廠家庫存吃緊,沙河地區玻璃價格一路走高。”武延民稱,雖然五一節前期貨盤面出現了大幅下調,但是五一期間,沙河玻璃價格卻仍以區間上調為主,從經銷商和企業提貨情況來看,當前仍呈現相對積極的態勢。
據記者了解,當前玻璃現貨市場“南北分化”與供需兩端的雙重壓力不無關系。
“區域間去產能化速度不同是導致近期玻璃市場走勢出現差異的原因之一。”中信期貨分析師張駿解釋,一季度國內冷修的9條生產線中有7條是在河北、山東兩省,這也是沙河玻璃企業的“主戰場”,而新建或復產的生產線多數集中在華中地區。
從需求端來看,自二季度開始華北、東北地區下游建筑市場普遍進入復工期,需求呈現一定的季節性復蘇趨勢,玻璃下游貿易商和深加工企業補庫意愿有所回升,刺激玻璃生產企業出庫。
相比之下,華中、華南等地區需求季節性波動并不明顯,相反部分地區還因近期雨季出庫不暢,導致庫存壓力上升而降價。
由于目前北方可供擴產的玻璃生產線已寥寥無幾,而需要停產冷修的數量在不斷增加,所以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玻璃市場“北強南弱”的格局還會持續。
“從期貨角度看,因為有現貨市場的支撐,玻璃期價的下調幅度或將有限。尤其是1701合約,深度下探之后反而是個做多的機會。”武延民稱。
值得注意的是,在房地產建筑市場中期復蘇預期仍不明朗的現狀下,玻璃下游提升補庫力度仍具有一定的風險,一旦需求傳導不暢,或導致下游加工業出現大面積虧損的局面,并最終制約上游玻璃價格的反彈,由此傳導至期貨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