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傳統現貨貿易 積極引入避險工具
引言
8月12日,期貨日報記者在鄭州商品交易所主辦、中原期貨和河南匯通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中原甲醇企業研討會”上了解到,2016年8月1日河南省國資委批復同意中原大化集團開展甲醇期貨套期保值業務,中原地區國有企業參與期貨邁出新步伐。這一方面反映出國有企業學習、參與期貨的意識進一步提升,另一方面也說明期現結合將是甲醇產業鏈企業未來在行業內立足的重要方式。
期現結合為甲醇企業提供新思路
A 甲醇市場格局出現變化
近年來,國內甲醇市場南北供需結構調整,低價進口甲醇對傳統消費地區產生沖擊,價格重心逐步向北轉移。這使得市場整體格局出現了比較大的變化,其中最明顯的表現是西北地區甲醇外流量直線減少。
“2014年下半年西北地區甲醇產能相對過剩,成為全國價格洼地,除了在華北地區銷售以外,還通過在天津港(600717,股吧)下水發到華東、華南地區。”德州銳特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國升表示,隨著近兩年神華寧煤、寶豐、神華榆林、中煤蒙大等甲醇制烯烴的投產,西北地區甲醇需求量大幅增加,導致西北南線(東勝以南)甲醇外銷量大幅減少。
另外,據期貨日報記者了解,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國際市場伊朗、美國新上的甲醇設備開工正常,我國華東地區今年甲醇進口量較去年同期增加60%左右,國內甲醇市場格局呈現“北強南弱、重心北移”的特點,現貨價格波動愈來愈頻繁,波幅卻越來越小。
“在這種情況下,西北地區沒有庫存壓力,銷售價格相對偏高,而華北地區下游市場情況不太理想,接受價格相對偏低,物流商、貿易商的利潤非常低。”王國升介紹,原來集港運輸價格在450—480元/噸,今年從內蒙古運到河北的費用低至110—120元/噸,回程也是虧損,整個產業鏈的利潤受到擠壓。“這導致貿易企業非常難做,如果還完全按照傳統思路進行買賣操作,目前來看難度非常大。”
B 新形勢需要新思路
今年甲醇市場出現的變化,也讓從事多年甲醇現貨貿易的中原大化集團銷售公司副總經理陳魁感到困惑。“今年甲醇價格持續在低位徘徊,現貨貿易機會越來越少,利潤空間越來越小,現貨流動性越來越差,物流運費越來越低。這造成大部分甲醇生產企業虧損,貿易商經營困難,物流車輛大量閑置。”陳魁坦言,原來甲醇貿易商擁有運輸車輛越多、倉儲規模越大,就越有實力,利潤就越有保障。但目前來看,形勢發生了明顯變化,為了熬過“寒冬”,貿易商不得不淘汰部分閑置車輛,壓縮運輸規模,原來引以為榮的倉儲設施也成了貿易商的負擔。
面對這些新變化,如何進一步做好甲醇貿易,已成為擺在甲醇企業及貿易商面前的首要問題。
為什么同樣是做甲醇貿易,有的企業風生水起,有的企業卻遇到了瓶頸,這實際是部分企業及時扭轉思路的結果。當市場發生大變化時,新形勢下需要新思路。
目前,國內甲醇交易形式多樣化,期貨、現貨、紙貨等多種方式并存。尤其是甲醇期貨上市以來,市場開啟了線上與線下交易相結合的操作模式,期現聯動性日期增強。
“鄭商所甲醇期貨操作規則日益完善,市場參與度進一步提高,特別是一些現貨企業先行先試,嘗到了期現結合的甜頭,也是最大的受益者。”在陳魁看來,期現結合將是下一階段他們在現貨貿易過程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C 國有企業嘗試參與
作為鄭商所首批甲醇期貨交割廠庫,中原大化集團在2014—2015年嘗試為客戶開展注冊甲醇期貨標準倉單業務。“中原大化集團的母公司河南能源化工集團的主業是煤炭,煤化工是產業鏈深入發展的方向。由于近幾年煤炭和煤化工行業不景氣,集團公司正積極推進開展動力煤與甲醇套期保值工作,以規避生產經營風險,實現生產效益最大化,并邀請鄭商所和中原期貨有關人士進行了專題培訓。”陳魁表示,為了更好地利用甲醇期貨,公司于2016年6月份向河南省國資委遞交了《中原大化公司關于開展甲醇期貨套期保值業務的請示》,8月1日河南省國資委批復同意。
“國有企業開展期貨套期保值,首先考慮的是如何規避風險,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實現效益最大化。”陳魁說,目前公司正在等待參與時機。
“對現貨企業來說,必須要學會運用期貨工具。如果運用好的話,企業將會獲得新的發展機會,尤其在行業優勝劣汰中,能夠提升企業的競爭力。”王國升對期貨日報記者說。
談及對期貨的運用,河南匯通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姚建軍有著較深的感受。“自從甲醇期貨上市以后,我們公司就順應市場趨勢,積極參與其中。尤其在今年的甲醇行情中,出現了不少套利機會。”姚建軍表示,從對期貨不熟悉到熟練運用,公司也經歷了比較長的學習過程。對現貨企業來講,既然有了這么好的工具,就需要不斷去學習和摸索。
D 期現結合方式多樣化
既然期現結合是未來甲醇市場發展的趨勢,那么企業怎樣操作才能達到最理想的效果呢?
在豫新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建威看來,期現結合可以幫助現貨企業解決兩方面問題。一是規避庫存風險,主要應對方法是賣出套期保值;二是規避價格風險,對于貿易企業而言,采購和銷售面臨雙向敞口風險。對生產企業而言,主要是賣出保值。
“無論生產企業,還是消費和貿易企業,均持有一定的庫存。這些庫存既占用企業流動資金,又面臨公允價值變動的風險。在傳統現貨貿易中,庫存管理的主要手段是調節數量和頻率,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陳建威認為,引入期貨工具進行對沖,可以有效管理公允價值變動風險。
他舉例說,2015年10月中旬,某甲醇貿易企業以1850元/噸的價格采購2000噸甲醇,由于價格下跌,該企業在期貨市場以1947元/噸賣出保值,而現貨遲遲未能銷售。2015年年末,該企業在期貨市場以1738元/噸買入平倉,此時現貨價格為1615元/噸,企業進行庫存盤點。“若不進行賣出套期保值,則資產減值金額為47萬元,進行賣出保值后財務核算,資產減值只有5.2萬元。”
對企業而言,在管理好風險的前提下可考慮如何提升利潤的問題,最有效的模式就是期現套利,同時也衍生出了一些新的方式,比如期轉現、基差貿易。
對此,陳建威表示,某甲醇貿易商在2015年8月中旬以1715元/噸的價格采購了50000噸甲醇,一時還沒有找到買主,由于市場形勢不好,擔心年底前甲醇價格出現下跌,8月11日在MA601合約以2086元/噸價格賣出保值,此時基差為-371元/噸。
與此同時,該貿易商在現貨市場積極尋找買方,9月中旬,某化工企業認為甲醇將繼續下跌,不愿立即確定價格。經協商,雙方決定以低于鄭商所MA601合約200元/噸的價格作為雙方現貨交易的價格,并由該化工企業選擇10月任何一天的MA601合約期貨價格作為基準期貨價格。10月27日,MA601合約價格跌至1870元/噸,化工企業認為這個價格可以接受,決定以該日MA601合約結算價為基準。
通過此操作,貿易商現貨虧損45元/噸,期貨保值盈利216元/噸,規避了現貨價格下跌風險,同時獲得了171元/噸的利潤。而化工企業則保證了貨源,同時獲得了選擇合適價格的權利。
除此之外,近兩年市場中流行的場外期權業務,相當于是為現有的期貨交易又增加了一份保險。“期權是權利和義務不對等的衍生品工具,是期貨的保險。欲買入期貨又擔心下跌,可考慮買入看漲期權;欲賣出期貨又擔心上漲,可考慮買入看跌期權。”陳建威稱。
市場人士還建議,雖然期現結合的方式多種多樣,但甲醇企業一定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在不太熟悉的情況下,還是先以“小投入”“多學習”“多交流”為主,循序漸進,逐步提升。 |